殮房解剖室直擊法醫剖屍工具 腐屍解剖要特別處理?
發布時間: 2018/06/28 12:41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3
常人忌諱死亡,法醫卻每日都需要觸碰死亡。法醫的工作,就是從遺體身上找出線索,了解死者告別人世的真正原因。對不少人而言,法醫是一份充滿神秘感的工作,亦令外界充滿好奇。究竟法醫每日工作的地方是怎樣的?每日又需要用上哪些工具來進行解剖工作?
衛生署法醫科高級醫生藍偉文帶TOPick記者走進葵涌公眾殮房,了解他的工作日常:
空氣只入不出的解剖室
解剖室是法醫每日工作的地方。每日早上,當值的法醫都要先換上解剖用的保護袍,穿水鞋、手套、面罩等全套保護衣物,才可步入解剖室,展開日常工作。
很多人都會想像殮房有一種氣味,但當記者走進這個每日都用來放置遺體的空間,卻嗅不到難聞氣味。空氣中只彌漫著一股消毒液體的氣味。藍醫生解釋,完成解剖工作後,會有專人以特別方式清洗解剖室,因此只會聞到消毒藥水的味道。
另外,由於解剖室是負氣壓的,即使打開解剖室的大門,空氣都只會「有入無出」,採取完全的感染控制。同時利用中央過濾系統過濾空氣,以避免細菌從解剖室洩漏。
至於法醫的「辦公桌」,就是銀鐵色的流動工作台。藍醫生指,解剖室內最多可設有8個流動工作台,即最多可同時進行8個個案的解剖工作。
旁邊備有一些紅色膠筒,用來棄置解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醫療廢物。舉例,有仵工可能會將屍體連同床單之類不必要的物件,放進屍袋裏,再送至解剖室供法醫調查死因,這些紅色膠筒就是用來處理此類廢棄物。
不同類型解剖工作風險有別,面對特殊情況,有時需用上不同類型的解剖室。除了一般解剖室外,殮房亦設有另外3種解剖室,包括:特別解剖室、刑案解剖室及腐屍解剖室,3種解剖室設備上略有分別:
- 特別解剖室:
用作處理高傳染性個案,如瘋牛症。在此解剖室進行的每宗個案,都會用上最高級別的防護設備,例如法醫會穿上「太空衣」,其呼吸的空氣都會經過特別過濾系統。完成解剖工作後,所有物件都要一次過被銷毀,不可離開此室。
- 刑案解剖室:
用作處理特別罪案的解剖調查,一般為高度敏感案件。為免證據被其他遺體污染,因此不會與其他遺體同時進行解剖工作,只會進行獨立調查。
- 腐屍解剖室:
處理已明顯出現腐化情況的遺體,例如顏色有變、有腫脹情況、身體組織脫落,甚至出現屍蟲的遺體。由於腐化了的遺體清洗工作較複雜,氣味亦較重,因此需與一般屍體分開處理。如只是輕微腐化,則會在一般解剖室進行。
常用的8樣解剖工具
除了解剖室外,法醫要進行解剖必定會使用各種解剖工具。藍醫生指,因為解剖個案眾多,調查中某些步驟如需要運用大力氣的,一般會由殮房技術員幫忙處理,法醫就可節省體力,仔細地作解剖調查。
解剖時用手是野蠻的方法,我們應用適當的工具,以最少傷害達到目的,這就是技術。
而解剖用具其實也不多,訪問當日藍醫生就公開了8種基本用具,包括:手術刀、手鋸、槌、鑿、間尺及筆、手術鑷、剪刀和長刀,更解釋了各種工具的用途:
1. 手術刀
其實法醫解剖與醫生做手術相近,兩者均需切開人體的皮膚,所以法醫都會使用手術刀進行皮膚切割。而手術刀又可以更換刀片,方便法醫每次完成解剖後更換新刀片。
2. 手鋸或電鋸
在恐怖電影中出現的手鋸,原來在解剖過程也會用到。藍醫生指,解剖時需運用手鋸或電鋸打開死者的頭骨、胸骨以檢查內臟。一般而言,手鋸適合有技術人士使用,因為要切斷骨頭其實並不簡單。如不懂得使用手鋸,也可選用較易控制的電鋸,不過由於電鋸有一些管道,所以清洗上又有一定困難。
3. 鑿及槌
當使用鋸刀切斷骨頭後,就要打開骨頭檢查內臟,當中頭骨更是要特別處理的。由於頭骨就像一個硬球,內裏又有腦膜黏著,所以需要使用鑿及槌才能分開頭骨。
藍醫生表示,現時法醫所使用的鑿及槌是由以前的同事設計,主用於打開頭骨。當頭骨做了切口有縫隙,就可用槌仔及鑿攝入頭骨,然後利用槓桿原理撬起,令頭骨分開。當分開頭骨後,再將頭骨與腦膜分開。
內臟檢查
剖開屍體後法醫就會檢查內臟。藍醫生指檢查內臟與大部份手術一樣,主要用手術鑷及剪刀(或解剖刀),不過有時會利用一把長刀(Brain Knife)切開腦部。
Brain Knife主要用於大面積切割,尤其取出腦部後,或需做平面切割去檢查。
不能缺少的水喉
那麼對法醫來說,哪種解剖工具最重要?藍醫生指,其實解剖室的「水喉」才是不可或缺的。由於解剖屍體時會「流血」,為了看清內臟的變化,便需要沖水。他笑言:
如果殮房制水,基本上可以不做解剖調查。
【更多法醫系列報道】
【延伸閱讀】曾參與馬尼拉人質事件的法醫 走遍馬尼拉尋找乾冰防遺體變壞
【更多特殊職業的人物故事】
【延伸閱讀】不一樣的職業要解剖屍體 殮房服務員:第一次下刀手震震【有片】
【延伸閱讀】沙士殮房的日子 資深堂倌:完全封棺未必可瞻仰遺容
【延伸閱讀】不忿行家叫家屬借錢殮葬 殯儀策劃師為基層辦免費喪禮【有片】
撰文 : 楊宛茜 楊俊彥 TOPick記者